2025年国会两院学术联选结果揭晓,共有144人当选。其中,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73名,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71名。新当选的两院院士中,有13名女科学家。此外,中国科学院新增外籍院士2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新增外籍院士24名。本次换届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总数为908人,外籍院士总数为17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1002人,外籍院士总数148人。浙江省共有6名科学家当选两院院士。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包括蔡秀军教授、胡海兰教授、佘教授n 浙江大学有庆。此外,浙江大学李二平教授、丸山繁雄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李林研究员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胡海兰是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的校友。他在学校学习了六年,在各级数学和物理竞赛中名列前茅。高三时,他因在全国物理竞赛中的优异表现,被保送到北京大学生物系。在美国获得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并进入冷泉港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回国后,胡海兰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组建了自己的团队,2015年加入浙江大学,现任院长浙江大学医学院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院长、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主任。胡海兰长期专注于情绪和社会行为的神经编码和调节机制研究,在抑郁症的基本机制和转化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他的团队首次提出了大脑特殊部位外侧缰核的神经活动导致抑郁的新理论,并揭示了快速抗抑郁药物氯胺酮的生物学机制。通过创造测试社会竞争优势水平的行为行为,我们发现了调节“赢家效应”和“竞争意外失利导致的抑郁”的物质基础,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研究成果。沉又清出生于山东省莒县岐山镇天宝村1968年考入莒县智权院士攻读硕士学位。次年攻读博士,1995年获浙江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曾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8年回国担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并创办纳米生物工程研究中心。沉友清目前主要从事药物递送聚合物的合成及药物递送机制的研究。他创造了“电荷返回”等调控高分子载体功能的新方法,提出了高分子载体诱导细胞转胞吞作用实现主动血管外渗和主动瘤内渗透的主动向肿瘤递送药物的新机制,打破了传统的肿瘤靶向给药理论。40多年来一直引领该领域。发表SCI论文600余篇,获得中国和美国专利41余项,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名单。作为第一补充,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